子嗣,壮大家族。
&esp;&esp;比如董家,他家共有五位开窍一百零八颗以上的二转先天武者,算得上是平澜城的老牌先天家族,代代相传,实力雄厚。
&esp;&esp;可是他家子弟之多,却往往是叫外人数也数不清。
&esp;&esp;董家七房原是庶出的庶出,董十八郎之死对于七房夫妇而言是天塌地陷般的灾难,可放到整个董家,愿意直接为他出头的却并不多。
&esp;&esp;董家七房夫人于是捧着元珠到望江洞府来下了一个悬赏,寄望于找出春水姬有问题的证据,从而请动董家上层高手出面,为儿子报仇。
&esp;&esp;谢云祥从瑶芳院出来后,原本是头重脚轻,浑浑噩噩,这时候对着宋辞晚说了一大通董家的局势后,倒是头脑越来越清醒。
&esp;&esp;他忽然一叹说:“似董十八郎这般世家子弟,看似出身不凡,锦衣玉食呼奴唤婢地长大,可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呵,什么都不是!”
&esp;&esp;这话似有深意,而谢云祥打开了话匣子,根本不必宋辞晚追问,立即又说:“说来惭愧,小弟我……与这十八郎居然处境相似。”
&esp;&esp;他解释了一番,原来谢云祥也是出身大族,谢家是平澜城有名的地仙家族。
&esp;&esp;何为地仙?
&esp;&esp;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神期便被世人称作在世仙人!
&esp;&esp;谢家是比董家更为强盛的大族,谢家老祖宗至今已有仙寿将近千岁。谢云祥一家却是庶支的庶支,距离嫡系早已不知隔了山水多少重。
&esp;&esp;谢云祥神色黯淡,说什么处境相似,其实那都是他自己在往自己脸上贴金,真正的现实是,他的处境比起董十八郎原本还要更为尴尬些!
&esp;&esp;地仙老祖宗再厉害,说出去的确是人人崇敬,欣羡向往,可那都是表面风光,内里艰难根本不足为外人道。
&esp;&esp;他说:“这望江洞府执事之位,也是小弟费尽千辛万苦方才得来。倒是也不枉费这一番辛苦,结识了辛道兄这样的好友。”
&esp;&esp;说完,他对着宋辞晚郑重一拱手道:“辛道兄今日相救之恩,小弟铭感五内,道兄往后再来望江洞府,小弟旁的本事没有,给道兄寻个最好的位置,租赁洞府打九折倒是可以。”
&esp;&esp;宋辞晚对他回礼拱手道:“那便多谢道兄了。”
&esp;&esp;谢云祥哈哈一笑:“辛道兄当真是爽快人,你我兄弟,何必言谢!”
&esp;&esp;话到这里,他先前的郁气终于尽去。
&esp;&esp;天地秤浮现,谢云祥的一团情绪满溢:【人欲,化气期修仙者的喜悦、释然、感激,二斤一两,可抵卖。】
&esp;&esp;宋辞晚不动声色,将天地秤收回。
&esp;&esp;两人一路走一路闲聊,谢云祥没有再叫傀儡车,但沿街景色依旧十分丰富。谢云祥信口指点,不但点评城中的各处店铺优劣,有时还会引申到店铺背后的人,以及其背景,又或是逸闻。
&esp;&esp;平澜城中诸事,他虽不见得事事知晓,算不得万事通,但一个“百事通”的称号,他多半还是担得起的。
&esp;&esp;宋辞晚正缺这些信息,与他相谈极欢。
&esp;&esp;第95章 列子御风行
&esp;&esp;这一天,直到戌时三刻,平澜城中大多数的街道与里坊都开始实行宵禁了,宋辞晚才与谢云祥告辞离开。
&esp;&esp;两人分开后,宋辞晚施展遁术,很快就来到了城南方向的一座客栈旁边。
&esp;&esp;平澜城中,客栈其实随处可见,但要说到客栈最多最平价的地方,却还是要数城南勤学坊。
&esp;&esp;勤学坊与学书坊挨得极近,而学书坊中各类私塾极多,不远处还有一座东风书院,乃是整个苍灵郡数一数二的书院。
&esp;&esp;有太多的读书人怀着朝圣般的心情从苍灵郡各地赶来,以学书坊中的各大私塾为,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才气自生,进入东风书院,从此乘着东风,平步青云!
&esp;&esp;由此,连带着隔壁的勤学坊都形成了一个产业带。
&esp;&esp;勤学坊中,不但客栈多,书斋也多。
&esp;&esp;但宋辞晚选择勤学坊,最主要的原因却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在勤学坊的另一边,靠近着炼妖台!
&esp;&esp;炼妖台周边,又有一套完整的产业。
&esp;&esp;诸如各种丹药铺子,灵材铺子,兵器铺子,衣食铺子等等。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