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巅峰学霸 第211(1 / 3)

已经习惯了燕北大学生活的老生们忙着认真上课,争取在考试的时候能多拿些绩点。

毕竟对于能考上燕北、华清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大都对未来有着较为清晰的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会为之努力。

哪怕有迷惘的,但当看到身边的同学不但优秀还努力,也会下意识的跟紧脚步……

这也是名校跟普通院校的差距。

当人在一个相互竞争的氛围里,除非自暴自弃,否则真就是被人推着向前走。

虽然说华夏越好的学校学费越便宜,但同时越好的学校,越有底气把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直接淘汰出去。

跟一些二本三本院校,随便混混都能毕业不同,在华夏的顶级高校,多科成绩不合格,学校是真会直接发警告函,如果还无法达标,则会被直接被劝退。

是的,华夏越好的学校,退学率也越高。

当然这些都影响不到乔喻。

刚开学他就向数学院的教务办公室提交了提前考试申请书。

然后在九月的第三周,用三天时间考了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实变函数跟复变函数,五门课程。

当然这并没有在学校引发什么热议,因为也没人对外去宣传,主要是没有太多意义。

乔喻不需要用这个为自己锦上添花,主要是他也懒得跑去上课。

毕竟他现在可是一个课题组负责人了。每天要考虑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不但要自己写论文,还要换着花样给课题组成员打鸡血。

当然他也没忘了对几位朋友的承诺,考完之后顺便给监考的教授交流了一下,表达了他对期末考题设计过于简单的不满。

毕竟这种太过于简单的考试题目根本无法让英才班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他甚至在跟教授交流时,很生动的引用了龚家涛的话,如果一张试卷大家都能考满分的话,那跟都考零分没什么区别。

至于这些课程的代课教授有没有听进去,乔喻其实也不太在乎,不过他能感觉到还是有些用的,毕竟有些教授明显听进去了。

秉承着只要我下限够低,就能无敌的心态,做这种事情乔喻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陈师兄那边也有好消息。

虽然视频中的陈师兄眼袋明显变大了些,头发显得更为稀疏了些后,文章的初稿也已经完成了,甚至比乔喻预定的时间还提前了两天。

这再次让乔喻感慨,果然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他还要感谢一下津大的那位张主任。

毕竟陈师兄的效率提升,这位主任是真的功不可没!

所以他总说,只要刺激的到位,发顶刊这种事并不比喝水难多少……

感谢台北悅讀人的舵主打赏鼓励。

感谢紫衫小鸟的打赏鼓励。

注1:作者通过对普林斯顿美好环境的描写,侧面表达了主角以及跟主角想法相同的书友们,明明可以去更好的环境,却为了民族坚持留在国内做研究跟工作的决心!

注2:作者通过构造一个小情节,既展现了一些具象化的社会问题,又从侧面烘托出了洛特·杜根老派守旧的学术坚持。同时也为之后,洛特·杜根面对主角的要求一再退让,彰显出了乔喻在学术守旧派学者心中的地位,反衬出主角是多么的优秀,以及对其正在做的研究有多么期待。更是衬托出了,主角没拿基金并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我能有什么坏心思?只是想给您一个惊喜……

……

可惜的是,两篇论文最终没能在九月份就进入到,而是拖到了十月初,国庆假期的第三天。

主要是乔喻始终坚持原则,并不会手动帮陈师兄改稿子,而是把问题找出来,然后发回去,修改好后,乔喻再看。

反复三次之后,乔喻才算满意。

没办法,前期麻烦一点,后期才能更轻松一点。第一次合作论文,就让陈师兄完全了解标准,下次对自己的要求就能更严格。

人的习惯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养成的。

这次投稿乔喻没跟任何人说,包括田导跟袁老。一方面想给两位老人家些惊喜,另一方面他现在也是课题组负责人了,要有决断力就不能事事都汇报。

至于陈卓阳就更不会说了。这是他第一次给四大顶刊之一的数学期刊投稿,万一没被录用的话,某些人可能不但心里会嘲笑,嘴上更会直接说出来。

根据他在内部文献查询,津州大学到目前为止仅在四大数学顶刊journal of the arican atheatical ciety上发表过一篇论文。

而且还是在津州大学将数学院从理学院移出,成立单独的数学科学院之前。

换句话说,如果他的这篇文章真能在上刊登了,他将是津州大学数学院建院之后第一个在数学四大顶刊发表论文的讲师。

有了这个成绩想来那位张院长还想阴阳他,也要考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